‘某某人,当你死亡约五天后,识神将从身体里出来。在此身心分离之际,从我们清净本性中显现出微妙的明光,光辉灿烂,犹如春日原野上闪动的阳焰,惊心动魄。如此景象,每个人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认知法身 一、澄清粗妄,不擒不纵 我们现在回到恒河大手印上来,前面讲到大手印是直接指示我们见到真心的实际法门。大手印是一真法界,是我们的真心,是无修...
今天和大家分享學習《大手印淺釋》第五講的要點摘抄,願我們心密弟子在祖師法雨甘露的滋養下茁壯成長,早證菩提,救度眾生。 第五講法而真实即是真正大手印之行 (1)大手印三要...
后记为了继承和弘扬元音老人圣教,发扬光大心密正法事业,我们发心编辑《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》, 将老人讲法进行分门别类,整理出九章一百零九条。这样既条理清晰、脉络分明,...
每一部经都有它的作用,那么,《心经》有什么作用呢? 教下讲是破三障:报障,业障,烦恼障。我们人活在世上,所遭受到的一切灾难困苦,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,都是由这三障...
精品文章 上座前 今天大家发心,用心中心密法来打七,恰是无上殊胜的因缘。心中心法是佛教密宗的一个很高深的法门,属于密宗九乘次第的巅顶——心髓部分。它不需要在外围兜圈...
3、往生关键如众所周知,一切众生,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。本来是佛,本不生灭。只因无始无明妄动,认假作真,起惑造业,随业受报,才于无生死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。今欲往生西方...
虽有中阴,所向自由,天上人间,随意寄托。 真正悟道的人没有中阴身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也没有中阴身。什么叫中阴呢?就是前身已坏,后身未起。前面一个躯壳已经坏了,还没有...
摘自元音老人《中有成就秘笈》 人之全身,共有九孔道。即两眼孔、两鼻孔、两耳孔、一口、一尿道、一谷道。九孔道之外,顶上正中处,尚有一孔,名为梵穴。修颇哇法者,所谓开顶...
“心念耳闻”是念佛念咒不可颠覆的总原则。 《楞严经》中,观世音菩萨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具体根性,指出了这种修法是最合适的教法,修行人不可不忘。(当然,净宗提倡大...
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根据元音老人海口开示整理 弟 子:师父,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,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,他自己不能超度,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,应...
7、妄念与妙用妄念和放光——即妙用之别,原来在于日用、应缘、接物时粘着不粘着。若粘着,海印放光即变成尘劳妄念;若不粘着,尘劳妄念即是海印放光。六祖云:“若于转处不留...
元音老人:讲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音菩萨于“楞严经”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:‘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。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。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。尽闻不住,觉所...
甲、修证法要 观世音菩萨于“楞严经”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: ‘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。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。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。尽闻不住,觉所觉空。空觉极圆,空...
2、佛教是非宗教 佛教是教育人们明白真理,舍弃妄见,改恶向善,去邪归正,改造人类的大教;是使人们从 迷梦中觉醒,不贪着、不自私,尽一己之力为大众服务,为群生谋福利——...
六、重在实修 “能再于寂静处,放下一切事缘,一心精进,即生于本净心体,必得正解脱而登妙觉。” 用功的人识得自性,在喧闹的环境当中又能适应,具足受用,不用修什么法,只...
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 -----元音老人开示 (问:上师,我想请教,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。) 那更容易。你们大概对经文读不懂哦,哎,可惜,真可惜。告诉你们,修佛法,尤其...
二、无修之大自然住 “如不达自然任运,必妄念纷驰而落凡愚。故常应不离无修之大自然住。” 我们在一切时、一切处的举措施为,都是真心的妙用,一切色相都是自己的化身。自当...
五祖弘忍年事已高,急于传付衣法,遂命弟子作偈以呈,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。 神秀上座呈偈曰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【勿】使惹尘埃。” 惠能听后亦诵一...
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就是:众生无边誓愿度;烦恼无尽誓愿断;法门无量誓愿学;佛道无上誓愿成。要发这四弘誓愿,时时刻刻、兢兢业业的督促自己用功。不只是为自了。六度万行就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丁 证体起用 关于证体之景相,古人多不详言。一者,以此证境,非言思能及,一落言诠,即嫌住着。二者,真证得者,归无所得,不欲炫耀于人。三者,恐未悟者窃为己有,以迷惑他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所以我们要成道,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,时时心空如洗,内不随念转,外不为境牵,精勤锻炼,损之又损,方能成就。 六祖说:“何期自性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本不生灭!何期自性本无动...
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,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。大家听到或看到后,著了功德相,一天到晚忙不过来,这个经诵诵,那个经念念。因为赶任务,诵经的时候诵得快,很伤气。结果,修行没...
“超离一切边见、执着、遍计,方为真正见中之王。” 大家都是有边见的。什么是边见啊?执有、执无,这是有无边;执好、执坏,这是好坏边。还有长短、是非、得失、空有等等很多种...
……拿到手变成贪,贪心重。嗔心重,嗔恨心重那就是修罗道。痴心重,就是畜牲道。所以六道轮回,就靠这个贪嗔痴分的。因为我们贪嗔痴厉害呀,是吧,所以把我们这个佛性啊,包...
>2、六印一咒此法有六个印与一则咒,修法简练易学,既不用修加行与前行,更不须观想或观相,如禅宗一样从第八识起修,且有佛力加持,故易直下见性。闻师言,密咒为佛、菩萨于...
古代禅宗大德有一首诗,说得很好: ‘心随万物转,转处实能幽,随缘识得性,无喜亦无忧。’ ‘心随万物转’,意思是说,我们的心随著万物生起种种的妙用,这就是应缘接物。事...
第二个是多念佛、多拜佛。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,就是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你一定要把这八个字弄明白,都摄六根怎么个都法、怎么个摄法,净念相继怎...
我们当下念一断,而了了分明,这是什么?!舍此,再去别求佛性,就没有了。不要以为没有三明六通,没有同诸佛力用,就不是开悟、不是佛,并非这一生修行就能有诸佛一样的大神大...
《楞严经》卷第一 七处征心 (空如来藏)要点摘抄 1、对于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,“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……”念到心行路绝,心念停止的时候,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一时脱落。这个时候...
很多人误会了佛经上所说的功德相。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,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。大家听到或看到后,着了功德相,一天到晚忙不过来,这个经诵诵,那个经念念。因为赶任务,诵经的...
世界宗教是一家,这是咱们老法师的一个突出的理念。不但我们要爱佛教,也要爱其他的宗教,不要有分别,别老说我长你短,我这个好,你那个不行。老法师给咱们做的榜样,那太明...
心中心密法第三代祖师元音老人开示摘录 影子这东西拿不到的,影子这东西拿得到吗?你去拿,一场空啊,是吧,影子这东西怎么拿得到。所以我们现在人,拚命地想钱,脑筋里转,要...
8、曹洞五君臣曹洞宗讲五位君臣,讲五个位置,让我们由凡夫知见而开佛知见。开佛知见,就是见道位,进一步是修道位,修道位之后,就是证道位,证成功佛果。五个位置有三个渐次...
7、大定关于得定,人皆以为有入定出定之别。坐在这里,不动、不想、不吃、不尿,是入定;一有举动、言说,便是出定。其实,这错会了定的意义。因为坐在这里不动,是死定,不是...
第二章、明心见性1、心性概述所谓心者,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,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,佛经称为六尘缘影,就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落谢的影子,简称曰集起为...
2、地地上升须竭尽全力修持,以期迅速打开本来见到佛性,然后再历境练心,勤除妄习,一地、二地、三地上上升进,到第三地即能够出意生身了;五地之上,就能证到三、五个化身,...
我们的六根—耳鼻舌身意—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,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,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、开智慧成道。因此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须‘都摄六根...
为何著名净土大居士转世为守财鬼、著名大法师转世为大蟒蛇? 元音老人讲述 这个执著真的很厉害,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执著的东西,在死了以后现出中阴身的时候,还会接着去执著...
三、子母光明会 “妄念与烦恼,皆法身本觉智慧相。” 妄念和烦恼,都是法身的本觉智慧相。法身无相,而又无不相。说它无相,是指法身本体没有具体的形象可见;说它无不相,是...
4、以禅为体,以密为用,净土为归心中心法看是密宗,但它是以禅为体、以密为用、以净土为归,融三宗为一体的大法。不同其他有相密法,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而后才能亲证本真,它...
所以见者,就是了知一真法界,法尔如来藏心,是大家本具的宝贝,它不在别处,就在当人六根门头放光。 可是一切众生就是不知道,只知执取外相而把自己的光明掩蔽了,沦为六道众...
前 言 伏以: 实际理地,了无生佛之名;修持门中,方有凡圣之差。心性本净,因执取而烦惑丛生;妄相原空,由觉照而真常绝待。随缘不变,十界之升沈迥异;不变随缘,一心之体用...
10、往生把握诸位同仁,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,不是逞人我、争是非、闹意气的。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:我这样散心念佛,在日常动用中,尤其在得失、顺逆、悲喜关...
2、心土不二心中心法是无相密,能打开本来直下见性。禅者,就是涅槃妙心,正法眼藏,也就是我们的本性。我们打开来了,见到本性,这就是禅,所以心中心密法以禅为体。净土究竟...
“见、定、行三要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,一切乘之顶尖,故曰诸佛之母。” 我们前面讲过:“见”者,了知一真法界、法尔如来藏心,无量显现染净诸法,具足法尔平等性义。“见宗”...
5、佛力加持我们心中心法经过灌顶传授,就有护法神保护你,你们不用功,他们会哭的。你们得了大法,不珍视好好用功,辜负佛、菩萨的一片深心,太可惜、太愚昧无知了。上海有个...
第四章、修道1、一悟便休的误区以为一悟便休,无修无得无证者,较上述以为一悟便发通者,虽似有悟,但以见地未彻,误入歧途,与前未悟者所失无异,且或为害更甚。盖前者只自生...
佛说,以黄叶止小儿啼,是法无定法,应病与药,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,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,无有高下。末法时期,众生根基比较陋劣,业障深重。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...
打坐方法 元音老人 讲于1993年8月 心 地 法 门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,即嘴唇微动持咒,不出声。因为出声念咒伤气,默念伤血。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,不能把身体弄坏,所以打坐...
六、无功用行 “解脱染净缠缚,无功用修正而任运也。” 对污染、清净分别不休,就被染、净的概念缠住束住了。从这种缠缚中解脱出来,就是“解脱染净缠缚”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...
第一、心外求法,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学佛必须要自学、自修、自证。 第二、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,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,贪求不舍...
六、下机渐道凡夫的修定方法 “倘未得坚固,则是起现妄念、为他力所转之下机渐道凡夫。尚须舍愦闹、驰散处,以勤修具足之禅定固聚。否则,纵久修习,道验不生。” 未得坚固,...
所谓根本烦恼,就是大随烦恼、中随烦恼、小随烦恼的根子。它共分为六种,即“贪、嗔、痴、 慢、疑与不正见”。这六种烦恼就是“人我”和“法我”两种我执的根本,也是分段生死...
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 元音老人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,我们学佛为的什么?先把目标订正,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,学些什么,怎么来修行,庶几能证得个预...
5、无情说法关于无情说法,固须眼处闻声始得知,即宗下大德无声之直指,学人也未尝不须眼处闻声也。例如:天龙竖指,俱胝会得一指头禅;龙潭吹烛,德山省悟;鸟窠吹毛,侍者得...
今天把《楞严要解》第一卷的要点摘抄下来,其实有很多要点,因时间关系,摘抄了大部分,其他的还请师兄们课下再去看一看我们的文集。祖师的开示是我们修行的指南针,在这里,...
在中阴救度解脱经中有诸佛裸体双身像和饮血忿怒像,为大多数人不能接受。他们怀疑:佛经里怎么还会有这些形像?下面我们着重讲一讲。 为什么诸佛要现裸体双身像呢?一方面是为...
5、五教一、小乘教:小乘着有,以有法可修,有生死可了,有涅槃可证为义。 二、大乘始教:乃真空绝相之理法界,以一法不立,一尘不染为尚。 三、大乘终教:以非空非有为义,空...
13、意生身问:什么叫身内身,身外身? 答:身内身即佛性,真身。在认识本性后,时时保护它,到六根不为境界所动,清净了,我们的神识就出来了,不必等到死才出来。出来的身叫...
第七十五则 乌臼消得恁么 我们先讲圆悟勤祖师在这则公案前的垂示: 灵锋宝剑,常露现前,亦能杀人,亦能活人。 “灵锋宝剑”,比喻佛性及其妙用。临济禅师说:“有时一喝如金刚...
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 元音老人 心中心法看是密宗,但它是以禅为体、以密为用、以净土为归、融三宗为一体的大法。不同其他有相密法,须从...
五、随妄本净 “起灭、自灭、定灭,皆是妄念自灭,随妄本净。” 妄念能生起,就能灭掉。灭掉的形式有三种:“起灭、自灭、定灭”。起灭:后一个妄念生起,就灭掉了前一个妄念...
若逢亡者、曾请传承密法灌顶上师来前,最为殊胜,次则当求一同受三昧耶戒之同学法侣,或同一法统之真善知识。如皆难遇,次则当求一智慧之人,于此文字句义,了解明白、口齿伶...
前二则连载于《禅》刊一九九二年第一至四期,后四则整理于一九九八年 序说 今天我开始讲《碧岩录》的公案,这是禅宗的语录,或许有人要问:我们修的是心中心密法,不是禅宗,...
14、信愿行三,不可缺一我们从生西的三资粮来看,信愿行三,如鼎三足,既然不可缺一,那么信愿之外,行亦就非常重要了。行既非常重要,足见生西也非专赖他力。单独依靠弥陀的...
问:什么是回光返照? 答:刚才我不是讲了吗,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,就是回光返照。什么叫回光返照呢?就不向外看了,向内看。看什么?看念头起处。念头一起就看见,不跟它跑。不是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10、保任证道要诀一、一念不生处,了了分明的灵知即当人的佛性。学人果能于此不惊不怖、深信不疑,立定脚跟,安住保护,净尽妄习,圆证佛果,诚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,...
10、法法圆摄我们现在传的是心中心法,心中心法是密宗里的上乘佛法。上次我们也讲过,密部里有九乘次第,有外三乘,内三乘,密三乘。这心中心法属于密三乘中顶尖的法,即最后...
四、修习大手印的要点及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歧路 “当念生时,初识其妄念之相,其相随灭,如遇旧识之人;次则妄念必自灭,如蛇结自解,最后妄念无利无害而隐灭,如盗入空室,是为...
在我们这部经的下卷讲轮回中有时,就有‘防护追命鬼卒法门’。追命鬼卒就是因为人们在世的时候,坏事做的太多,死后而感得的一种恶境界。这些恶境界把我们往最坏的地方赶,往...
六、不识自性,修法无益 “如不识此而修,则是未离心之作用及有为之见,与自性大圆满道悬隔,不得无修光明轮。” 假如不认识自己的妙心,没有正确的知见,不知从佛性起修,而...
问:如何超度堕胎婴灵? 答:这真的是一个难题,非常难。别的问题都相对容易解决,就这个问题太难办了。被堕胎的婴灵太苦了,太苦了,他们无家可归,无有立足之地,他不找你算...
高峰、主人公在什么处 高峰妙禅师初参断桥伦和尚,令参“生从何来,死从何去”话。即日夜不懈,不眠不休。后参雪岩钦和尚,钦问:“阿谁与你拖个死尸来?”师未及答话,即被打...
七、了彻法身,保任于惺惺寂寂 “故长久护养、了彻于后得,是为尤要。” 所以长久护养、了彻于后得智,在境界上保任磨练,尤其显得重要。那么怎样长久护养、了彻于后得智呢?...
4、气功有人问,学佛者于修法外是否还须习气功以补助之?我曾赋一颂。其中也曾谈到悟后保任的 问题,今录之如下:心地法门诞生王,岂假气功助锋芒! 心外取法求有得,徒自辛劳...
“自能易短为长,易粗为妙。” 这是讲功用。这样的人即能变化自在,短的可以变成长的,不好的粗糙的东西可以变成美妙的精细的东西。他能变化,六道轮回他也能变成神妙,一切都...
四、临济三玄三要 我们由凡夫成佛,在教下讲来要经三大阿僧祇劫,宗下就不这样讲了,禅宗的祖师禅是圆顿法门,是讲无修无得无证的,不讲禅定解脱。虽然如此,但它也并非是毫无...
(一)学佛并没有困难,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,都有佛性。只是大家不识,追逐外境执取色相,忘记自己本来面目而造业受报,沉沦六道。只要我们醒悟,回光返照,不趋...
2、悟后修与悟前修顿悟渐修既是佛徒之修行轨则,成道津梁,应如何修而后可?与悟前之修,又有何差别,试申论如下:一、悟后之修,不可一概而论,须视学人妄习深浅,烦恼重轻而...
元音老人:对药师佛和药师咒的开示 (一) 你要往生西方,而心里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,古人谓之抱桩摇橹,行动尚且不能,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,打成一片,往生西方净...
8、业障本空有些人出了禅堂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,心里不免又变得沉重起来,觉得业障重了。这就是住 在相上的心太厉害,执着心太重了。虽然在禅堂里受了些微的般若薰陶,但薰不...
摘自元音老人《中有成就秘笈》 从死相现前开始,你便饱受死亡的痛苦,在外气断绝时,由于痛苦至极,处于闷绝昏迷状态,此时,你疲惫不堪,无力再生妄念,一片空寂。于空寂之中...
问:第十一个问题,昨天您讲到要做世间人的好榜样,念佛人的好榜样,成佛的好榜样。现在社会的夫妻关系相处都不太好,请您对踏入婚姻和即将走入婚姻的年轻人,谈谈如何经营夫...
问:什么叫身内身,身外身? 答:身内身即佛性,真身。在认识本性后,时时保护它,到六根不为境界所动,清净了,我们的神识就出来了,不必等到死才出来。出来的身叫身外身,即...
关于证体之景相,古人多不详言。一者,以此证境,非言思能及,一落言诠,即嫌住着。二者,真证得者,归无所得,不欲炫耀于人。三者,恐未悟者窃为己有,以迷惑他人。四者,恐...
12、大机大用我人果能于一切事缘上,无向、无背、无取、无舍,应付裕如,纵夺自在,则嬉笑怒骂,无不是神通妙用;行住坐卧,皆是海印放光。盖所谓神者,凡所施为,皆是真心神...
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就是:众生无边誓愿度;烦恼无尽誓愿断;法门无量誓愿学;佛道无上誓愿成。要发这四弘誓愿,时时刻刻、兢兢业业的督促自己用功。不只是为自了。六度万行就...
岂可一生所修,便同诸佛力用?修一生一世,就想马上有诸佛一样的三明六通,有诸佛一样的力量,这是做不到。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发三明六通,但要深信不疑:我们的心就是佛心,舍此...
17、转识成智六根中意根最重要,修行人要转识成智,不是从前面五识开始转,而是从六识开始,是转这 个意根,意根清净了,前五识也就自然转过来了。所以六祖大师说:“六七因中...
七、三修门 “三修门:身修,离诸作为,如世间无益之事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,唯安闲宽坦令身安住。” 三修门,指的是身修、口修、意修。密宗讲究三密加持,是指身、口、意。三...
略论明心见性 连载于《禅》刊一九九一年第一至四期 绪说 我等众生,从无始旷劫以来,迷失自己本来面目,认妄为真,唤奴作郎,妄起贪嗔,造业受报,如春蚕作茧,自缠自缚,无解...
三、依于妄念,调修法身 “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(《圆觉经》云:于诸妄心亦不息灭),应知其所起者,皆为本元清净性中之道行。功夫至此,毫无粘滞,妄念皆妙用恒沙之道行。以无念...
3、证果时间证成佛果的时间短长都靠自己掌握,没有一定的时限。比如释迦佛见到古佛的无限光明报身,很羡慕。他想:我也要证到这个报身。就拼命用功,日以继夜地用功,结果提前...
中有成就秘笈 (中有闻教得度释义) 元音老人述 第一部分、绪说 一、翻译缘起 二、卷头语 第二部分、正文 一、颇哇法 二、诵法须知 三、诵法实施 四、行法须知 五、行法实施 结归 附...
意生身有三种: 一、三昧乐正受意生身。 二、觉法自性意生身。 三、种类俱足无行作意生身。 打坐深入三昧,深入禅定,能出三昧乐正受意生身。意根就是第七识,第七识意根所现之...
开头一句话就是叫我们信得及,我们的性和佛没有区别。因为传承诸上师是代表佛的,和佛一样,我们的性就是和上师的性一样,那就和佛性没有两样了。修道见地第一要紧,见地错了...
15、念佛要诀“念一句弥陀圣号,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!”我们现在天天念佛,时时念佛,不是只念一句佛,还怕什么业不能消、罪不能除呢?所以消业往生不是什么难事。只要我们...
方便门多,归元无二 狮子振威,暴喝从林 妄抑真理,作业众受 参禅奋力,切莫癫狂 明珠入水,安得不清 悟后事境,一点消息 直证本性,谋个净路 离一切相,为一切善 无身过林,片...
一、姐姐往生前的叮嘱 大约是姐姐往生前的十几天吧,我和姐姐通电话,我半开玩笑地对姐姐说,姐啊,你是大菩萨,小妹是凡夫,菩萨慈悲,有什么要紧的话嘱咐嘱咐我这个凡夫小妹...
文档恭录: 《智言慧语》之二 见异思迁事无成 身定心定智慧生过 2014/12/26 哈尔滨家中 什么时候能做到外面的境对我丝毫影响都没有了,要说现在有没有?现在还有,不是一点儿没有。...
11、带业往生关于“带业往生”一语,佛经内并无明文,这是祖师们融摄经论的含义发挥出来的。它的实际用意是:薄地凡夫,业障积习深重,非一生一世修行所能除尽。即使已大彻大...
9、十一色法相分有十一个色法,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,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,共计十一个色法。色是指六尘,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而六尘又可分为三种色。 第一种色谓之“...
古来大德曾把修行人圆证菩提的三个次第,形象地比喻为: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(凡夫。假观);见山非山,见水非水(心眼见道。空观);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(彻底见性。中观)。说的就...
“然如不知长养后得智,使与行仪相合,则徒以对治,不能克他缘,致被妄想之缘牵入凡愚障中。故长久护养、了彻于后得,是为尤要。” 后得智,是相对于根本智来讲的。得了根本智...
心念耳闻是念佛念咒不可颠覆的总原则 《楞严经》中,观世音菩萨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具体根性,指出了这种修法是最合适的教法,修行人不可不忘。(当然,净宗提倡大势至菩...
佛说:‘欲净其土,先净其心;随其心净,即佛土净。’心不清净,与净土不相应,是不能往生净土的。 佛在《观经》中讲,念佛法门有十六种观法,最后一观叫念佛观。应该怎么观呢...
现代人学佛不受益的十五种原因 元音老人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,有多种原因,大概分起来,不外下面几种: 第一、心外求法。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...
9、禅净不二只要我们认清宗旨后,下定决心,与妄习作斗争,靠定一句佛号作武器,妄习才动,方粘物境,即便高举洪名把它打退。如斯举之又举,打之又打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还...
四智呢?是由八识转的,叫转识成智。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,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,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,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。八识转为四智,要分四步,就是“六、七因中转,八...
文档恭录:刘素云老师主讲《极乐归舟---万境归心一真道 如悟一心破尘劳》 2014/3/16 香港如心海景酒店 档名:56-154-0003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「万境归心一真道,如悟一心破尘劳」,上下二...
第七章、唯识精义1、八大心王一百法内,第一个是“心法”,称之为“八大心王”。前六大心王就是我们讲过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这六种心,产生六种识。眼睛能看见色相,叫...
九、如实知自心 下面指示我们怎样用功了道,藉以成佛。 “然多生妄执,习以性成,喜怒哀乐,微细流注。”我们现在所说的是最上乘禅:“自心就是佛,佛就是自心。”你能听到这...
对于散心念佛能否往生西方的问题,已讲了许多,现为易于明了起见,简作小结如下: 一、若贪恋娑婆之心未泯,爱根未断,情见未除,仅以颠倒妄想的攀缘之心来念佛,虽具些微信愿...
7、修行方法修心中心法,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,即嘴唇微动持咒,不出声。因为出声念咒伤气,默念伤血。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,不能把身体弄坏,所以打坐、修行要把身体保护...
6、勘验我们修道,也应当如此,时时刻刻以本分事相见,不要着境、着相、着神通。要从两头考察自己,看功夫是否有所增进?一头是烦恼时,一头是喜欢时。烦恼来了,心里很痛苦,...
禅海微澜 载于《禅》刊一九九三年第三期、一九九四年第一至四期、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高峰、主人公在什么处 高峰妙禅师初参断桥伦和尚,令参“生从何来,死从何去”话。即日夜不...
12、心清净,不在数量问:补缺真言怎样念? 答:(上师教念补缺真言)其实我们不念也可以,不需要。你们要就要,不一定要,就是后来的人啰哩啰嗦添出来的,其实不要。我们并不靠...
(1998年10月山东开示法要) 今天,我们大家来同堂讨论佛法修证—─这是出生死轮迴的唯一途径。除了学佛法,欲出生死轮迴,没有第二条。再学什么气功,学什麽外道法啊,都不能了生...
15、正受“离沉、掉、无记,而令等、持、惺、寂”,离就是离开。沉,是昏沉、打瞌睡。“懒牛上路睡事多”,就象那懒牛,不上路睡事倒不来,一上路就瞌睡起来了。有的人不打坐...
我们做功夫须时时觉察,绵密用功。一天二十四小时,就一两个小时用功,其他二十二小时都不用功,那太疏懒了,功夫就很难做得上去。所以我们要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仪中,时时用...
(四)其它 238 问:弟子九三年修“莲花印”,九四年和儿子共同打坐中(儿子当时八岁,他五岁时出现过透视、遥视功能),他偶然看见我身上罩着一层黄光,头顶上有佛首,佛首上...
乙 明心见性之证成 经过详细讨论明心见性的意义,我们深切知道它关系佛教至钜。如果佛教徒都来奉行弘扬,加以提倡,佛教即能昌盛兴隆。反是,佛教即将奄奄一息,一蹶不振。因...
6、六种根本烦恼所谓根本烦恼,就是大随烦恼、中随烦恼、小随烦恼的根子。它共分为六种,即“贪、嗔、痴、 慢、疑与不正见”。这六种烦恼就是“人我”和“法我”两种我执的根...
禅宗修到最后打开本心见性之后,并没了脱生死,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破初关。破初关虽见到本性,但生死未了。因为才断见惑,思惑未断。知见正确,但是我们的思惑,即思想对境生心...
有位104岁的老太太耳聪目明,老而弥坚。有人向她请教长寿秘诀,老太太笑了:“我有一帖灵丹妙药,那就是每天花三分钟时间感恩。” 她说,用一分钟感恩父母、丈夫、儿女、邻居和...
今天我把色、空之义又讲了一遍,还再次重申了认识真心(见地正)的重要性:为什么要认识真心才行,也讲了讲修行人临命终时究竟到什么地方去。你们要时时刻刻这样做功夫,就是“...
4、肉眼见性彻见自性者,肉眼也能见性。为什么呢?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不是。前面我们已经讲了,一切色相都是自性的显现。离开性就没有相,没有理体,哪里会有事物的成就呢?既...
10、脚跟点地见到本来之后,你明白无误了,自肯承当了,不是听人家说说就起怀疑,那不算数的,要真正自肯承当了,不怀疑了,肯定了这是我们的本性,这是初要。假如你将信将疑...
2、真心和妄心何为真呢?其实妄即是真。因妄以真起,有真才有妄,如果没有真,怎么能起妄呢?譬如,必须有水,风一吹才起波浪。假如没有水,风再吹,波浪从何而起呢?这个真不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连载于《法音》一九九三年第三、四期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,酝酿着一场“往生西方,是否需—心不乱”的争论。试把他们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,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: 一、但具信愿...
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,天天有人生,天天有人死。长寿者一百多岁,短寿者十几年,还有的生下来就死了。人的一生一世,虽有些长短不同,但都是一转眼就过去了。那么,人生从什...
一、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 “应知传承诸上师与我心无别。” 我们佛子应该知道,我们的心——佛性和历代的祖师都是无二无别的。这里拿历代祖师来代替诸佛,因为佛已经涅槃了,...
4、时时放光人们往往执着见闻觉知所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,即执在这个所见所闻上,那么,无所见无所闻就不是了。岂不知,这无所见无所闻的能见能闻的真性,是从来不间断...
四、频除乐、明、无念诸功力 “日久护持如是之境,有乐明无念诸功力而遮本元自面者,当揭此皮壳,自性之相方能赤裸呈现,是为智慧由内明朗。” 如上讲的不忘、不起之境,护持...
第五讲 结语 法尔真实即是真正大手印 一、大手印三要乃统一的整体 “见、定、行三要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,一切乘之顶尖,故曰诸佛之母。” 我们前面讲过:“见”者,了知一真法...
12、有为法和无为法五蕴中的色蕴摄十一个色法,受、想二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,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,识 蕴摄八个心王法,加起来,总共九十四个法,叫做 “有为法”。所谓有为...
今天把《楞严要解》第四卷不生不灭、合如来藏的要点摘抄下来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,让我们谨记佛陀和祖师的法语,明白佛的根本义,体悟妙理,严格按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去行持。...
10、二十四种不相应法不相应法是心法、心所法和色法的分位,也就是与心、所、色等法皆不相应、不共同的法, 故又称“心不相应行法”。因为它既不着善、又不着恶,故与心、所、...
问:胎教听什么佛经好? 答:建议听《地藏经》。我有几个佛友,家里的女儿和儿媳妇怀孕以后,一直读《地藏经》,听《地藏经》,生出来的小孩不一样。其中有一个佛友,他的外孙...
法尔如来藏心就是本来如此,而没有任何造作,所谓佛性天真事,不是后天造作成功的。 法尔,就是本来如此。如来藏心意思有二层: 一在凡夫地位是如来藏(cang,收藏之藏),就是如...
《楞严经》中,观世音菩萨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具体根性,指出了这种修法是最合适的教法,修行人不可不忘。(当然,净宗提倡大势至菩萨的「都摄六根」法,则是更将这个原...
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每一部经都有它的作用,那么,《心经》有什么作用呢? 教下讲是破三障:报障,业障,烦恼障。 我们人活在世上,所遭受到的一切灾难困苦,心内各...
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七日讲于杭州 弟子问:‘如何消除贪嗔痴慢疑?’ 贪嗔痴慢疑属于思惑。教理说无明分见惑、思惑、尘沙惑与无明惑。由粗而细、微细至极微细。见惑乃迷失无生无...
3、遍行五法“遍行”就是无时无处不在运行,即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遍,任何根性都能遍。遍行又分为五法,就是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。假如不是这个遍行五法作祟,我们本来是一点不动...
文档恭录:《智言慧语》之三念佛加改过今生必成佛 2014/12/27哈尔滨家中 第二个就是掩饰,总是好面子,不希望把自己这个过,公诸于世。反正我这个人的特点,在我这里没有隐私,是...
15、五蕴百法色蕴包括十一个色法,即五根和六尘。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。受想两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。 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。识蕴摄八个心王法,八个心王就是八个识。因此,色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一、老人说“无作之修,以观心为最要” 无作之修,以观心为最要。观心最为重要。我们前面讲过,观心就是警觉地看着念头起处。念头来了,问它从什么地方来;念头息下去了,问它...
第三章、见道1、现量亲证玄沙云:“离见闻觉知现量即是真心。”这句话看似平常,确是具体指示我人见性悟道之捷径切要语。因我人无始以来,执着根身四大以为实有,日常生活均囿...
元音老人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,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。大家听到或看到后,著了功德相,一天到晚忙不过来,这个经诵诵,那个经念念。因为赶任务,诵经的时候诵得快,很伤气。结果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《楞严要解》目录 壹、见道分 《楞严经》卷第一七处征心(空如来藏)→点击进入 一、开经缘起 二、七处征心 (一)执心在内 (二)执心在外 (三)妄计潜根 (四)开合明暗 (五...
《法华经》说:“有摩尼宝珠在当人自己贴身衣袋里,可惜人都不知道,反向外去讨饭。” 真是愚痴极了。唉,这就是六道众生呀!六道轮回就是讨饭,本来是至尊至贵的大富翁具足一...
下面是第十个问题,有同修问,婚姻不顺怎么办? 和上面那个问题有点类似,我是这样回答的,处理婚姻问题要随缘而不攀缘,另外,正确的婚姻价值观非常重要。我看过几档相亲的节...
五、见修行果 “超离一切边见、执着、遍计,方为真正见中之王。”(见) 大家都是有边见的。什么是边见啊?执有、执无,这是有无边;执好、执坏,这是好坏边。还有长短、是非、得...
不能犯的过,这个我不太会说,但是这个在我接触到的范围内,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挺严重,我还必须得说。就是,什么过不能犯呢?邪淫的过不能犯。 现在这个社会复杂到极点,真是一...
一,各宗各派皆是为明心见性下注脚。 1,单刀直入、直下见性:禅宗 2,从最亲切处转换:净土宗 3,三密加持、次第井然:密宗 4,适合高级知识分子修学的法门:法相宗 5,华严与天...
耳根圆通法门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讲于深圳 元音老人 甲、修证法要 观世音菩萨于《楞严经》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:“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。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。如是渐增...
13、破尽二执法相宗把一切有为无为、有漏无漏诸法,都归纳在“百法”中,以总括宇宙万有。其中,“心法、 心所法、色法、心不相应行法”四法所包含的九十四种法是凡夫所执的“...
问:“贪财乃万恶之源”和“贫穷乃万恶之本”,哪个才是对的? 答:贪是因,由这个因会感得苦果;而贫穷只是结果,如果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这个结果,就能安贫守道,不会成为万...
若爱恶之念已泯,即不受分段之身。 爱,喜欢,喜爱;恶,讨厌,厌恶。爱憎的心没有了。不是这个好我就取,那个不好就舍。因为一切都是梦幻泡影,分什么好坏呢?有什么可爱憎的...
《圆觉经》曰:“居一切时,不起妄念”,下接着就说:“于诸妄心,亦不息灭。” 你要把妄心息灭掉,正念就没有了,就死掉了,因为妄心是从真心来的,就像波浪是从水起来的一样...
怎样才能把微细流注斩断呢?只有深入金刚萨埵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,不是金刚萨埵定不顶用。所以,要深入禅定。 念佛人一定要得念佛三昧,不得念佛三昧是不行的。修禅人呢,要起...
11、千座未悟千座不开悟是什么缘故?这就是你们自己没用功啊!就是时时刻刻的这咒抓的不紧啦,没好好的持咒啊,就是没有心念耳闻啊,下座没观照啊。你果真上座时死心塌地心念...
参禅你不起疑情,时机来了就过去了,你没有疑问啊。所以现在的禅宗参禅的祖庭啊,我跑了好几个,那些人参话头起疑情吗?起得起吗?起不起,在那儿念,在念话头。他们参的是:“...
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,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,开一个无遮大会。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,各述己见,直接痛快地呈示本性,圆证大道。 有个讲《华严经》的座主说:“在我...
16、默照邪禅或问:“大慧杲禅师斥诸方静坐观心为默照邪禅。今子教人于直指见性后,绵密观照,保护真心,岂不落入默照邪禅之列?”答曰:大慧斥诸方为默照邪禅者,以诸方不知...
(五)身入虚妄 “阿难,譬如有人,以一冷手,触于热手。若冷势多,热者从冷;若热功胜,冷者成热。如是以此合觉之触,显于离知。涉势若成,因于劳触。兼身与劳,同是菩提瞪发...
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,有多种原因,大概分起来,不外下面几种: 第一、心外求法。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学佛必须要自...
五、修习“不修之大修” “如是一切时能保任离绝道验之关要、无可言说之自性了彻者,入定、出定行持无别,上座、下座修持亦无别。” 如上面所说的那样,在一切时候都能保护、...
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,往往因为选修的法门不同而引起争议。这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是屡见不鲜的,反正我是经常碰到这样的事。因为选择的法门不同而引起争议,严重者互相排斥...
如更进一步:“若微细流注,一切寂灭,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,即能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,度有缘众生,名之为佛。”这是最上乘。 我们修法就是要做到微细流注一切寂灭,将微细妄念...
镇江有个金山寺,寺里有个镇山法宝。法宝就是苏东坡的玉带,玉带由一块块方玉用金线串起来的。这玉带怎么留在金山寺了呢? 原来苏东坡和金山寺的方丈佛印禅师是要好的朋友。苏...
1. 问:为什么修颇瓦法的人到临终时才能走,而不能提前去?答:没有到走的时候是不应该走的。身体好的时候走就等于自杀。人身体里有千万条虫,也是众生。身体好的时候走等于杀了...
第四讲 大手印之行 不离法身 一、认识“解脱体智”的重要性 “定,至行之要。如无解脱智之道力,唯住休息之行持,仍不能越色、无色界。因其未能克制贪嗔缘起及诸行业流。” 至...
问:夫妻不和怎么办? 答:都是敏感问题。我的回答是,反思自己的不足,不苛求对方的过错。 这个做起来不太容易,因为我们的习惯是,专门挑对方的毛病,不看自己的毛病。这样的...
8、上品往生事一心,是念佛人必须具备的功行,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,不用怕它,只要我们懂得诀窍,精勤做去,决定可以成功。就是诸仁认为至高无上的理一心、见性境界,也不是...
老法师还有这么一句话,说我们要学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。慈悲就是什么?就是原谅人、爱护人、不责备人。原谅他、爱护他,不责备他、不批评他的意思,这些做到了,你才是观世音菩...
“所起一切,皆是自性功用显现。故认识于解脱体智为极要。” 前面刚刚讲过,不能“于喜境顺境生贪爱、逆境拂缘生瞋恨,如对病痛生苦受想”,为什么不能这样想呢?因为“所起一...
4、秘密宝藏法身本体具足无量光明,是一个“大光明藏”。在修行的过程中,有的人看到了红光,有的人 看到了黄光,有的人看到了蓝光,有的人看到了绿光……各种色彩都有。摘自...
二、修法 (一)座上修行 1 问:修心中心法,加座时低于两小时行吗? 答:加座很需要,但不可少于两小时。 2 问:天冷打坐时要不要将头盖起来?眼睛可不可睁? 答:头不能盖,天...
观自在菩萨。 佛举出观自在菩萨作为我们修行人的典范,要我们向观自在菩萨学习。这部经为什么用“观自在菩萨”这个名字,而不用“观世音菩萨”呢?这是两位菩萨吗? 不是。 观自...
二、无情说法 上次有人问,有情能够圆满种智,可以说得过去,无情怎么会呢?无情的砖瓦木石它怎么能圆成种智呢?它怎么能成佛?今天,我再讲一讲。砖瓦木石都是我们自己的本性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十七、《元音老人文集》序 元音老人(李钟鼎老居士)1905年生于安徽合肥市,幼读孔孟遗教,常思考人生之所以然,苦不可得。稍长,随父居上海,求学于上海沪江大学。1925年父病故后...
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,有多种原因,大概分起来,不外下面几种: 第一、心外求法。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学佛必须要自学、自修、自证。 第二、误...
3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,就是:从究明人们的“心”(本心)的形相与作用,而彻见、领悟、神会生命的根源——“性”(本性)之妙体与真理,以觉醒迷梦,而了生...
7、学佛不得力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,有多种原因,大概分起来,不外下面几种: 第一、心外求法。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学佛必须要自学、自修、自...
摘自元音老人《中有成就秘笈》 按照我们国家过去的风俗:人死后前三天都放在床上不入殓。三天后就放在棺材里摆一摆,这时候棺材盖子不盖,钉子也不钉,这就叫小殓。七天后就把...
14、常见误解一、重奇特玄妙不重正知见。时人学佛往往只循颠倒见,不重正知见,所以成就者少。大慧杲禅师云:“学人如问:‘如何是佛?’答他:‘即心即佛。’却以为寻常,不...
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,有多种原因,大概分起来,不外下面几种: 第一、心外求法。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学佛必须要自学、自修、自证。 第二、误...
3、无相密无相密心中心法,修法简捷,收效神速,与禅最为切近,无上述有相密种种设施之烦,经灌顶后,即可直下修习。如果根性相当,以得佛力的优厚加持,又能如法专精修行,便...
17、翻种子问:修心中心法当种子翻腾猛厉,忍无可忍时,怎么办?答:不要怕,只须出声持咒,即能化去种子。经过千百次的翻腾上下,便可证入不动。问:座上有时种子翻腾剧烈;...
17、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要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。把念头抓住叫“都摄六根”,都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“净念相继”,一般人以为静下来念佛、不生其它念头,只有佛...
(视频: http://www.null/programs/view/LTaH2ZOdotE/) 问:第十个问题,刘老师好,请问您没达到三昧时是怎么念佛的? 答:我啥时候三昧了,我到现在我都不知道。因为有人问我,妳怎么得的...
“真理虽然顿达,此情难以卒除。”我们讲心就是佛,佛就是心。这是真理,你们虽然一下子就悟到了:对、对!我们本来是佛,不是佛怎么会说话呢?还能问念佛是谁吗?不是佛怎么会念...
丙 悟后真修 明心见性以前,任你修什么法门,如何用功,都跳不出“盲修瞎炼”的范畴!以未悟真心,于修法即不能无疑。虽亦努力用功,但有疑虑留碍胸中,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。...
成道可分四个步骤:第一步“见到本性”。现在能明白这一念断处的灵知就是本性,也是一样。大圆满也是直接开示,使人当下见本性。接下来做保护功夫,做保护功夫当中“觉受增长...
第八章、关于禅密1、直指法与参话头最初禅师都是直接指示,并没叫人去参话头。六祖大师之前,师师相传都是直接指示,并没 叫人参话头,六祖大师传惠明也是直接传示──不思善...
5、不可错认识神问:不忘失本来,就是要在觉知上用功。做事时知是本性的妙用,无事时灵知觉性并不曾减少,自然就随时间因缘而成大道吗?答:不对!古人云:“但尽凡情,别无圣...
10、五种空何谓空呢?可分为下面五种空。(一)顽虚空:就是我们平常人所说的有、无之空。东西来了就是有,东西没有了就是空。 这个空是相对的空。(二)断灭空:有些人误会了,以为...
3、大手印恒河大手印和禅宗一模一样,它也不讲用什么法修,而是讲无修无得无证,直指人心成佛。 但无修无得无证这是真如本性的自然智,我们要证到这种境地,才谈得上无修无得...
12、莫空说大话或曰:禅宗大德直证佛地,所谓等妙二觉,犹是他提草鞋汉,总该没有最后一分无明了。那么,此等人生西,不须带业往生了吗?曰:禅宗所证是理即佛,所证理性与佛...
今天把《楞严要解》第三卷七大本真的要点摘抄下来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,让我们谨记佛陀和祖师的法语,明白佛的根本义,体悟妙理,严格按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去行持。愿佛陀和祖...
> 大手印浅释 元音老人 著 序 恒河大手印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种高层次修法,不修而修,修即无修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,虽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处,讨个消息,...
今天把《楞严要解》第二卷的要点摘抄下来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,让我们谨记佛陀和祖师的法语,严格按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去行持。愿佛陀和祖师的法雨甘露时时在我们心田,愿师兄...
(二)关于禅密 90 问:既然佛性不在修,却又何必要修法呢?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,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。 答:因为你有无明在,遇事执相,不得自在,故须修行。修,不是...
7、三玄三要临济公说“一句中具三玄”。在要弄清三玄之前,先要明白这一句是哪一句,不明白这一句又何从透三玄呢?原来这一句就是上面说的“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,即今说法、...
一九九五年三月 佛性不在别处,就是现在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。当妄念都放下、一点不起的时候,也不是没有知觉,还是了了分明。这了了分明的灵知,就是我们的佛性。 所以见...
戊 归宿问题 客有问明心见性人,圆寂后归往何处者;亦有问六祖大师入寂时云:“我自知去处”,但未言明去处,是知而不言,抑不明去处而不言欤? 命终往生何所,确是修行人一大...
元音老人:念心经真的很不可思议! 根据我的一些同修的经验,心经可以帮你相当大的忙,你可以三遍心经21遍心咒(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)反复的求观世音菩萨帮...
16、镜影喻首先就相来说,娑婆是业障众生造业所招的五浊恶果,而极乐是弥陀愿满德圆所感的清净世界,故一是秽浊丑恶,一是美妙庄严,大有区别。但土从心生,离心无土,离土无...
元音老人示观心 元音老人对如何观心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,下面将元音老人在散落其著作和开示中有关观心功夫问题的论述,略加整理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(转载) 1)我们学佛修道...
最后一个例子,跟大家说什么呢?本来我这个东西吧,我不想跟大家交流了,这我身边这个护法居士,和这小于子呀,就哝哝叽叽呀,就哝叽我,这个跟大家说说吧,多好啊!就这样说。...
4、福慧双修最后,还要向学者进一忠言,我人识取真心,证得本来后,尚须众善奉行,一则磨练自己习气,以增慧光,二则积累福德,以作成佛资粮。以吾人真如体性虽净,而有无始旷...
五、大手印三要 我们初初看到光,觉得很明亮,但是你熟悉了,也不觉得在光明中了。比如我们现在生活在空气当中,你觉得有空气吗?你并不觉得。但是把你关到一个隔绝空气的房间...
10、七返人天依禅宗来说,我们果真打开本来见性了,真种子就种下去了。哪怕这一生未了,来生一出头来即一闻千悟,当下打彻。我们初心修道应发大誓愿:“为使众生出苦海,故不...
二、法尔正见 “见者,了知一真法界,法尔如来藏心,无量显现染净诸法,具足法尔平等性义。” 见者,见什么呢?明心见性也。就是要我们知道成佛先须见地明白,识得这一真法界...
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——元音老人 第一、心外求法。遇事即求佛、求法、求僧,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,学佛必须要自学、自修、自证。 第二、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...
(六)意、法、意界,三处都无 “阿难,又汝所明:意法为缘,生于意识。此识为复因意所生,以意为界?因法所生,以法为界?” 这里的讲法与前面一样,用的是同样句式:就如你...
这个执著真的很厉害,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执著的东西,在死了以后现出中阴身的时候,还会接着去执著。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必须把一切放下才能往生,如果放不下就绝对不能...
刘素云老师:很多人前进的路有一道障碍,这道障碍是什么呢? 2015-05-14 文档恭录:《智言慧语》之三念佛加改过今生必成佛 2014/12/27哈尔滨家中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!阿弥陀佛。这...
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行的...
从前澄观法师给武则天皇帝讲《华严经》时(你们不要以为武则天皇帝坏啊!武则天皇帝是个开悟的皇帝。现在你们读的开经偈“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。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...
13、功夫程度做功夫的第一步:念起不随。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,不为业牵,得大自在。第二步:亲证无为。一切事情尽管来,我心不动。这是真正随顺,而不是压住...
原载于《禅》刊1990年第二期 “悟心铭”全文 浅释 心中心密法,系藉佛菩萨慈悲加被之力修行,故易于得定,打开本来,证悟真心。譬之旅行,自力修行者,全靠自己两脚行走,修心密...
(三)种子翻腾与座下观照、见性与保任 175 问:修心中心法当种子翻腾猛厉,忍无可忍时,怎么办? 答:不要怕,只须出声持咒,即能化去种子。经过千百次的翻腾上下,便可证入不...
有同修老跟我说:学上不上?公司办不办?家里的事管不管?我回答这些和你念佛成佛一点干涉干扰都没有。是一不是二,什么都不管了,什么都放下了,那不叫放下那叫放弃。一字之...
2、直指方便性不在别处,即在当下作用处。它没有隐蔽,没有遮藏,也没有隔断。只因你追逐外境,而迷失了真性。平时妄念纷飞,固不识它,即当无念的千钧一发之机,也往往被滑过...
圭峰宗密禅师说:“修道人因知见的差别,修证的果有五种不同。 第一,带异计(心外取法)欣上厌下而修者,是外道禅。 第二,正信因果,亦以欣厌而修者,是凡夫禅。 第三,悟我空...
五、顿断妄念,自性现前 “急呼‘呸’字,顿断妄想之流。” 妄念动,急呼“呸”,这是大手印断妄念的要诀。念佛的人不要此法,只要把佛念一提,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行了。其他行...
>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上 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,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,遍观十方皆如火色。尔时如来即嘘长叹,普视众生都无差途,善哉众生当何所救!思惟...
一、教理 (一)佛学常识 元音老人 1 问:什么是外道? 答:心外有法就是外道。不受佛化,别行邪法;心游道外,故名外道。究竟来说,罗汉也是外道,因为他有法可得,法执未除。...
“正起念时,亦不见有念可起,是名无念。非如一般人所想象者,一念不生名无念也。” 所谓无念,并不是一个念头也不起,而是尽管念起却无所住着、不滞停留。一般人所想象的“一...
二 法尔正见 “见者,了知一真法界,法尔如来藏心,无量显现染净诸法,具足法尔平等性义。” 见者,见什么呢?明心见性也。就是要我们知道成佛先须见地明白,识得这一真法界,法...
二、大手印乃九乘佛法之精髓 “如此行持自性大圆满本清净之无失要道者,实九乘之巅顶。” “自性大圆满”,前面已经解释过了。“本清净”,自性本来圆满、本来清净。“无失要...
元音老人问答什么是真正的了悟佛性 1.问:什么是外道? 答:心外有法就是外道。不受佛化,别行邪法;心游道外,故名外道。究竟来说,罗汉也是外道,因为他有法可得,法执未除。...
兹举一例,以证明之。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,卧轮禅师说:“卧轮有伎俩,能断百思想;对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长。”卧轮禅师夸耀他的禅定功夫高深,说他能一天到晚思想不动,任何境...
6、修行要点第一:一切放下,死心塌地。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,有什么用呢?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,无有实体,犹如过眼云烟,虚而不实,求不得,拿不走。即连各位自己...
4、自他二力合修或曰:往生西方,全凭他力——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力,不是修其它法门,靠自力成道。答曰:他力不离自力,离开自力,绝无他力!此理在世间法上,如国与国之间、人...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 南无阿弥陀佛!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! 南无元音祖师! 开悟的一些特点 人类目前的任何语言都不能准确的表述开悟的情况,因此,只能相似的加以描述。 开悟后你会...
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《大手印浅释》第一讲的要点和感悟,不对之处,肯请恩师,法师和金刚兄弟们批评指正。 三祖元音老人在《大手印浅释》里序言里开示说:大手印是密宗...
8、三无差别我们佛子应该知道,我们的心——佛性和历代的祖师都是无二无别的。这里拿历代祖师来代替诸佛,因为佛已经涅槃了,佛法现在都是由祖师传授,以祖师代表佛,佛和祖师...
2、悟道无定法忽问曰:悟道须于座上豁然脱落,亲见本来,方为真悟,何可如此轻便,因一语之指示而一 超直入哉?余不禁笑曰:悟道有一定之方程式乎?古德今来天下悟道者多矣:...
4、能入佛、能入魔佛法就是妙用自在,一切无住,能入佛也能入魔,什么事皆能干,只要于人有益而心空无住。光能入佛不能入魔也不行,入魔不是做魔王,而是表示无所拘束,纵横自...
5、信真、愿切一、关于信的解说:第一要信得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,我们是未成之佛,弥陀是已成之佛,觉性无二。次要信得我们是理性佛、名字佛,弥陀是究竟佛。性虽无二,位乃...
学佛的目的是什么?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,了生死,这是我们的大目的。怎么样可以了生死,出轮回呢?发神通能出轮回吗?不行!外道都有五神通——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神足、宿命,但他...
元音老人著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七日讲于杭州 弟子问:‘如何消除贪嗔痴慢疑?’ 答:贪嗔痴慢疑属于思惑。教理说无明分见惑、思惑、尘沙惑与无明惑。由粗而细、微细至极微细。见惑...
很多人误会了佛经上所说的功德相。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,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。大家听到或看到后,着了功德相,一天到晚忙不过来,这个经诵诵,那个经念念。因为赶任务,诵经的...
第一章、心中心法1、传承因缘心中心法系藏密红教之法,东密也有传承。昔诺那上师曾在上海授与袁希廉。惜以该法系密部中上乘无相密法,在西藏须修二三十年有相密后,方可传习,...
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统摄于心的见、定、行 一、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 “应知传承诸上师与我心无别。” 我们佛子应该知道,我们的心——佛性和历代的祖师都是无二无别的。这...
二、消除妄念的方法:不离法身 “如未得起灭(念)之要,则所渗漏之妄念皆轮回业因。故无论粗细妄念,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。即是不纵之使炽,亦不以念治念。唯不离自然本体以观...
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载于《广化文选》 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,围绕着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——“带业往生”展开了热烈的争论。一方说:要真能往生,须将妄业消去;另一方则说:...
8、四种不定法所谓不定者,就是说它们不一定是善,也不一定是恶。亦善亦恶、非善非恶,故名不定。此 法有悔,眠、寻、伺四种。为什么“悔”是不定呢?譬如,为恶的人悔过自新...
学佛是求自己,因为佛不能代我们转业,佛只能告诉我们方法,并不是一切都靠佛。我们明白《心经》的义理之后,习气要自己除,烦恼要自己转,任何人都是代替不了的。现在的人学...
三、依于妄念,调修法身 “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(《圆觉经》云:于诸妄心亦不息灭),应知其所起者,皆为本元清净性中之道行。功夫至此,毫无粘滞,妄念皆妙用恒沙之道行。以无念...
4、别境五心所“别境”就是个别着境,即每个心的缘境,也就是着善、着恶的心,进而要造业了。一旦到达“别境”时,那就止也止不住了,就要造业了。别境心所又分为五法:欲、解...
在修行途中除了神通以求外,还有许多常见的误解,今择其要略述于后: 一、重奇特玄妙不重正知见 时人学佛往往只循颠倒见,不重正知见,所以成就者少。大慧杲禅师云:“学人如...
(二)座中反应与境界 93 问:在座上结的手印突然一下子拉开了,是怎么回事? 答:那是气的震动。你的身体还没有化空,不要紧,再结起来,气足了是会有这种感觉的。头都要爆的...
我们凡夫都有身见,执着这个色身是我,执着得要死,身体要保养得好,吃得好,穿得好,样样好,都是为了这个躯壳。你看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这个躯壳忙?一天到晚都是为了躯壳...
根据元音老人海口开示整理 弟 子: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,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,他自己不能超度,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,应该要怎样帮他超度啊?请您介绍一...
我们修道,也应当如此,时时刻刻以本分事相见,不要着境、着相、着神通。要从两头考察自己,看功夫是否有所增进?一头是烦恼时,一头是喜欢时。烦恼来了,心里很痛苦,念佛的人...
5、大圆满大圆满法分两步:一是彻却,一是妥嘎。彻却就是立断——当下就把妄念断掉,让你明心见 性。妥嘎就是顿超——法身向上。禅宗讲破三关——初关、重关、牢关,最后法身...
我们凡夫都有身见,执着这个色身是我,执着得要死,身体要保养得好,吃得好,穿得好,样样好,都是为了这个躯壳。你看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这个躯壳忙?一天到晚都是为了躯壳的...
11、六种无为“虚空无为”,是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一真法界的空性。真如佛性量同虚空,没有妄想、没有 杂染,尽管现一切相,起诸般妙用,而无丝毫住着,宛如虚空一样无所作为,...
6、修行歧途一、疑情难起,妄念难息。参禅不起疑情,即无开悟之日,应抱定一则透不过的话头,吐又吐不出,吞又吞不落,极力追究,直至行不知行,坐不知坐,方能相应。持咒念佛...
这是个大问题啊!悟道之后,到什么地方去了呢?很多人这样问。 当代法祖元音老人借圭峰宗密禅师的一段话把这个问题谈了谈。圭峰宗密禅师说:“一切众生,无不具有觉性,灵明空寂...
今天把《楞严要解》第三卷四科虚妄的要点摘抄下来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,让我们谨记佛陀和祖师的法语,明白佛的根本义,体悟妙理,严格按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去行持。愿佛陀和祖...
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,你是福报大,你是运气好,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,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,那就太遗憾了。因为什么?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。什么机缘?成佛的机缘...
己 结论 以上拉拉扯扯讲了明心见性的意义和证取办法,又介绍了悟后真修的方便,更复述了证体起用的过程,其中还摘录了一些古近大德的著述。似乎对明心见性、顿悟渐修、一生成...
《楞严经》卷第二十番显见(不空如来藏) (三)童耄观河,显见不灭 “尔时阿难及诸大众,闻佛示诲,身心泰然。念无始来,失却本心,妄认缘尘,分别影事。今日开悟,如失乳儿...
观自在菩萨。 佛举出观自在菩萨作为我们修行人的典范,要我们向观自在菩萨学习。这部经为什么用“观自在菩萨”这个名字,而不用“观世音菩萨”呢?这是两位菩萨吗?不是。 观...
除习之法,在于觉照,觉照一起,习气即销,但此中迟捷,亦各有不同,一为境,一为觉,此有过程者十:(一)境来而不觉。(二)境来而后觉,惟起觉极费事。(三)境来时起觉不难。(四...
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,最好的法门 心中心密法第三代祖师元音老人开示摘录 影子这东西拿不到的,影子这东西拿得到吗?你去拿,一场空啊,是吧,影子这东西怎么拿得到。所以我们...
三、曹洞五位君臣 我们讲这些道理就是让诸位明白,色声都不可得,时时空净其心,保养真心。不保养真心是成不了道的。要保养真心,首先要知见正,见到真心本性。为什么要这样呢...
3、十种修行法门兹为便于后学择法修行起见,将元知讷禅师所说十种修行法门摘录于下,供大家参考:问曰:未审宗门,以何法治心?曰:以无心法治妄心。问曰:人若无心,便同草木...
5、十一善法心所法的第三位是“善法”,是我们修行成道的资粮。共有十一种:信、惭、愧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精进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。“信”是信仰,乃一切事业成功之...
9、三善初须知有,更须绵密保护,此是初善;次须放任,不守住它,此是中善;末后连不守之心也无,此是后善。摘自《碧岩录》讲座我们做功夫就要毫无滞留,潇洒自在,尽管接应千...
八、立证无上正觉道 “自顶至足,空如竹筒。心等虚空,超绝一切分别,离沉、掉、无记,而令等、持、惺、寂。灵明无取舍执着,住于本妙明净体性中,即大手印定。” “自顶至足...
念佛往生的条件:一心不乱 《佛学常见词汇》 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。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,叫做“事一心不乱”;若念到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时,叫做“理一心不乱”。 编辑...
明宗就是辨明本经的宗旨。每一部经都有其宗旨所在。《心经》中说:‘以无所得故。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...
7、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,就是无心可乱,到了心意识完全消殒,真妄不立、能所双亡的境界。换句话说,就是到了宗下囗力地一声,桶底脱落”的开悟时节。此时心即是土,土即是心;...
第九章、其他1、三宗时弊一、禅宗行人因缺乏师资,用功时无人指引,相机提示,痛下钳锤剿绝粘缚,于紧要关头更 无人为之点开正眼,亲见本来。大都抱定一则千篇一律的死煞话头...
第五章、证道1、三身佛何为法身、报身、化身?临济祖师说:“一念清净心光即法身佛,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报身佛,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。法报化三身,本性全具,不用向外别求。...
9、千座之后我们修心中心法,藉这法渡过河,不能执着法。骧陆先师说修心中心法一千座可以了,很多人就为这一千座迷惑,认为一千座修不好就没有用处,不用再修了。其实不是这个...
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讲于深圳 甲、修证法要 观世音菩萨于《楞严经》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:“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。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。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。尽闻不住...
六、修行的必要性 “无念并非无记(此是无始无明)。” “无念”并不是无记。无记是什么呢?就是象木头、石头一样,一个念头都没有,即所谓“无记空”。无记空就是“灭受想定”,...
6、性相不二所谓世间者,不论什么事物,都是我们广大众生的佛性——法身——所变化显现,离开法身,什么也没有。《法华经》说:“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。”就是说世间的一切...
像我们心中心法,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。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,第二印可以消业障,治毛病,也可以开天眼。开天眼就能看见佛、菩萨、地狱、鬼道与十方世界。但是你不要怕,一切相...
11、莫着境界有些人做功夫时,偶尔得了一点定境,例如:色身长大、飞空,呼吸中断,进入胎息状态,或是发了某种神通,便认为已经证道成圣了。其实这仅是禅定中显现的一些幻境...
有所住、有所分别那就是妄情。但是有一点要弄清楚:不是不可以有分别,而是有分别而不住。即这个人好我知道,那个人坏我也清楚,不是好坏不分,成糊涂虫了。糊涂虫就是真心吗...
妄念若起,都不随之。即临命终时,自然业不能系。 这讲到临终了,临死怎么样?要临终得受生自在,须在平时做“妄念若起,都不随之”的功夫。如果我们的妄念还没有断除光,一刹...
16、九缘生识《八识规矩颂》中说:“九缘八七好相邻,合三离二观尘世”。“九缘”,是说我们平常人看见外 面色境的时候,需要有九种缘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。九种什么缘呢? 第一...
我们心中心法,是为了开智慧成佛。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,第二印可以消业障,治毛病,也可以开天眼。开天眼就能看见佛、菩萨、地狱、鬼道与十方世界。但是你不要怕,一切相都是...
3、一见永见一些人提出‘明心见性的时间有多长’一样。我们修法,例如修禅宗,参一句话头,参到破本参,开悟了。这个破本参,是‘前念已断、后念未生’,这个一念不生的时间究...
达摩西来传佛心印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未阅有参话头之说。盖禅乃涅槃妙心,正法眼藏,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,不因修得,不用求成。只因迷于声色,忘失本真,造业受报方才沉...
6、气脉、浮尘根如果可以用一棵大树来作比喻:种子就是第八识,种子发芽生出了根就是第七识;根子吸取 营养继续生长,长出了树干就是第六识;树干上长出的枝枝叶叶就是前五识...
“此灭解相,即自解脱现量唯一之要。” 前面讲过随妄本净。妄从何而起?妄是随境而有的。假若没有境界,就不会有妄念。虽然跟着妄境起妄念,但是我们的真心,并不被污染,还是...
三、二种根本 现在看经文: “尔时阿难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:我是如来最小之弟,蒙佛慈爱,虽今出家,犹恃娇怜,所以多闻,未得无漏...
文字摘录2011/11/22刘素云老师《慧海拾贝》之五 -----再谈我所认识的净空老法师 有时候我想,净空老法师就是一个智囊,他那种睿智 那种智慧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就是我们有没有慧...
9、旷达自在我们不要有冤亲之分,要一视同仁,大家都是佛。这就是大丈夫气概。不要有小女子气概:“这 个人骂我,记住他,有机会报复他。”那就坏了,那就不能成佛了,成佛的...
八、法贵当机 我们修法,不管是修净土宗,还是禅宗、密宗都要这样做功夫。比如说我们念佛,要不要修观呢?观是什么?观就是禅观,就是修定啊!你念佛名号,要心念耳闻,静静地...
8、打坐要知“打坐”,“打”是打死妄念,“坐”是坐见本性。假如什么时候都能坐见本性,这是真打坐,不是坐在那里任妄念翻腾,装模作样为打坐。所以我们修法,要在心地上做功...
(一)《心经》 39、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 问:《心经》前面说到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”后面为何却说,空中“无...
8、千座见性一念回光见性者,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,其时间之快、慢、迟、速,曾不可以道里计。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、值得之处。以冤枉路多走后,脚...
第六章、净宗心要1、归宿问题客有问明心见性人,圆寂后归往何处者;亦有问六祖大师入寂时云:“我自知去处”,但未言明去处,是知而不言,抑不明去处而不言欤?命终往生何所,...
8、圣位堕,当今讳说一个佛字,已经污染了,因为它是一法不立、一丝不挂的。哪有佛菩萨的名字?所以在禅堂内道个佛字,要挑三担水打扫禅堂。说一个禅字也就为禅所缚,本来面目...
四、谴离对空乐明的贪着 前面讲到做功夫要“不擒不纵”,既不要压住妄念不让它起,而成土木金石,也不要纵容妄念让它瞎起,而流浪生死。现在接着讲: “离妄念,是无为而住之...
2、阿赖耶识四分阿赖耶识的功能分为四分:一、见分;二、相分;三、自证分;四、证自证分。证自证分就是真如,就是唯一真心,也就是佛性。自证分是未破无始无明而犹迷的佛性。...
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熟识法身 一、烦恼即菩提 “令心如河流,任运自然住,起伏不作成立与遮遣,即得法身自相。” 我们做功夫,要让心象河流一样,随弯就折。自己毫无主观的住着...
今天和大家分享學習《大手印淺釋》第四講的要點摘抄,願我們心密弟子在祖師法雨甘露的滋養下茁壯成長,早證菩提,救度眾生。 一、大手印之行---不离法身的要點摘抄 第四講大手...
九、如实知自心 下面指示我们怎样用功了道,藉以成佛。 “然多生妄执,习以性成,喜怒哀乐,微细流注。”我们现在所说的是最上乘禅:“自心就是佛,佛就是自心。”你能听到这...
今天和大家分享学习《大手印浅释》第二讲的要点和感悟,不对之处,肯请恩师,法师和金刚兄弟们批评指正。 三祖元音老人开示说:大手印是一真法界,是我们的真心,是无修、无整...
11、回光返照问:什么是回光返照? 答:刚才我不是讲了吗,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,就是回光返照。什么叫回光返照呢?就不向外看了,向内看。看什么?看念头起处。念头一起就看见...
一、悟道经历 元音老人年轻时即随天台宗大德兴慈老法师习天台教,一日听讲罢,忽然人身顿失,光明历历,透体清凉,轻松无比。禀之于师,师曰:“此虽不无消息,但犹是过路客人...
14、破相悟真相宗说了这么多法相,就是教人们识破妄相,从而妙悟本有真心,并不是叫我们入海算沙、 历数名相。不是叫我们搞系统知识,增长知见。现在很多研究相宗的人,都钻在...
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?即是要把爱根斩断,若能如此,肯定成功。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,尽管你强调“我有他力、我有他力、我有他力”、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。 因...
这个执著真的很厉害,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执著的东西,在死了以后现出中阴身的时候,还会接着去执著。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必须把一切放下才能往生,如果放不下就绝对不能...
为什么说这句话呢?这句话非常重要,因为我们现在要成佛,要了生死出轮回,救度众生。就先要知道怎么修法,而修法时,第一要见地正。所谓见地就是因地,就是下手时,先要知道用...
近期,有同修向我诉说学佛路上心中的一些困惑,而且这些困惑不是他一个人的,他代表了一批人。听到这位同修的诉说,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,又是一种什么风在刮?能让这些学佛三、...
7、莫以神通恒量以为悟后即是圣人,应现种种神变。如不能变现,即为非悟,只是口头禅,空说真理而已。因之心生退屈,反堕无分之失者,比比皆是《修心诀》云:“入道多门,以要...
三、总结大手印三要 “三要者:知自心相,依妄念缘境、念之随起,而观察自心本相,认知法身自性(这是见)。” 三要者,即见、定、行三要也。这段话是讲“见”。 知自心相,即知...
三、心地法门 说到心地法门,我想起黄龙与吕纯阳的公案来。吕纯阳是修道教的,道教讲究练精气神,采大药炼成大丹,即所谓金丹,化成婴儿,为金刚不坏的阳神。他参黄龙祖师时,...
佛心中心印品中卷下(法别) 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尔时,阿难处大众中,潜然忧愁,于其中间诸有经律、一切藏门俱然掩闭。诸大金刚及诸菩萨,一切所有灵只游世界者,乃至诸大龙神...
甲 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,就是:从究明人们的“心”(本心)的形相与作用,而彻见、领悟、神会生命的根源——“性”(本性)之妙体与真理,以觉醒...
一、座上忌想心思动脑筋。 因为平时想不起的念头,一上座都想起来了,噢!这件事情该怎么做,那件事情又该怎么做。这样不好!这样打坐没有用处。我们上座时要死心踏地,好比死掉...
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: (1)很多人误会了佛经上所说的功德相。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,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。大家听到或看到后,著了功德相,一天到晚...
什么是法界?法界就是法性,亦曰实相。法是诸法,界是分界,总赅万有,大分为十,就是四圣六凡。四圣就是佛、菩萨、缘觉、罗汉,六凡就是六道众生——人、天、修罗、地狱、饿鬼...
元音老人:练就“不理睬”的功夫. 我们的妙明真心,既不属有,亦不是无,你说它有,无相可见,无声可闻;你说它无,语默动静,行住坐卧,无一不是它在起作用。古德喻之“海中...
行是什么呢?就是一切行持,就是我们的修行,也就是我们的行为和造作。见定行三者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,所以是恒河大手印的三要素。 上面讲的见,就是我们初用功时,...
学佛第一要知见正,我们学佛为的什么?先把目标订正,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,学些什么,怎么来修行,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。古德说:“因地不正,果招迂曲。”就是学佛初步的...
佛举出观自在菩萨作为我们修行人的典范,要我们向观自在菩萨学习。这部经为什么用“观自在菩萨”这个名字,而不用“观世音菩萨”呢?这是两位菩萨吗?不是。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...
问:诵经称圣号,如果回向给亲朋最得受用。如先回向给亲朋,还要再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众生,这样好吗?如法如理吗? 刘素云居士答:这个回向看心量,你老惦记你的家亲眷属、你的亲...
3、神通妙用广大学佛参禅的人,又迷于神通妙用而不自知。其实,我们知道冷、知道暖、知道饿、知道 饱、知道长、知道短,就是现成的神通妙用,不须另外别求。假如这不是真心的...
近日,听说这样一件事情,某净宗道场来了一位法师,这位法师是不请自来,还是受道场之邀而来,我不得而知。道场住持慈悲,礼敬法师,恭请法师升座讲法,给大众作开示。几堂课...
13、明知故犯,罪加一等有些人以为这是佛、菩萨的慈悲宽大,只要每日供佛、念佛或参禅、持咒,虽然犯点罪,做点坏事,无关紧要,佛、菩萨照样会原谅宽恕他们的。净宗有阿弥陀...
9、向上一路识得本来,只到法身边,亟须绵密保任。时时观照、念起不随,无所得、无所求、二六时中历历孤明,方入法身正住。更须向上,孤明也不可得,亲证报、化,才能圆成佛果...
我劝同修们,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净土念佛法门,千万不要改题目,千万不要放弃这个法门。 为什么呢?净土法门不靠自力,就是自己的力量,净土法门不是靠你自己的力量,是完全靠阿...
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序言夫一真法界,本来清净,生佛绝朕。尚无涅槃之名,何有生死之事。但众生从无始以来,一 念无明妄动,种种颠倒,犹如迷人四方易处,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...
一九九○年十一月十二日讲于杭州 何为法身、报身、化身?临济祖师说:“一念清净心光即法身佛,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报身佛,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。法报化三身,本性全具,不用...
十、净土要义 我们念阿弥陀佛,是唤醒自心,不是求西方的阿弥陀佛。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,也是自力,也是他力。我们明白念佛的作用,就是借佛的圣...
5、悟后保任我们于悟道后,不是一悟就休,还要好好地保护它,长养它,把习气除尽,犹如婴儿成长为大人了,那时候才能随心所欲放手空行。于初悟时不保是不行的,怎么保呢?一面...
“非经密乘第四灌顶之大手印,不能称为大手印。” 这里是讲密宗关于“灌顶”的规定。我们稍微解释一下“灌顶”的由来。灌顶是古印度的一种风俗习惯。太子即王位的时候,就要给...
提示 《楞严经》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,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,因为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...
七、直指自心实际 “此三要(见定行)为断惑妄之命根、为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。” 见定行三要素为断惑妄之命根。我们凡夫有见惑、思惑、尘沙惑等迷惑。见惑就是没有正知正见而迷惑...
问:这位同修说,恭请您给我们讲讲修行路上怎么样对治睡意缠绕?我读对了,是睡意缠绕。 答:这个意思是不是就你爱睡觉?这个掉举和昏沉本身是障碍,也可以说是业障。这个,一个...
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,现在背井离乡的游子越来越多,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问题,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。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,看到那些幼小无知的孩...
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元音老人 学佛互相毁谤,不知不觉中就造了业。学净的人不知道密宗,就瞎说密宗是鬼神教,只有净土最好。我曾经在东北听过XX大师说密宗最不好。他是一位很...
6、四等无明我们的无明分四等:粗妄、细妄、微细妄、极微细妄。这四等妄,尤其后面的二种,一定要 在境上练,在随众生滚中锻炼出来,才能将其消掉。众生的习惯、习气各各不同...
兹再举一个公案以证此说不虚。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,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。文殊菩萨走来一看,这个女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,在释迦佛身边入定?应该远远退到佛后面去才是...
感恩师父上人慈悲,告诉我们要把海贤老和尚的光碟,当做《无量寿经》一样看待。每天看三遍,一年看一千遍。如能连看三年,必定往生。 尊师教诲,三月下旬,从香港回哈尔滨后,...
我们一定要注意,让自己的心清清净净的,每天都活得那么快乐、那么潇洒,你想有什么事啊?我怎么跟你们说你们才相信啊,就是你心里不要装人,那天我不说了么,三不装。装人呢,你就憎爱...
6、散心念佛对于散心念佛能否往生西方的问题,已讲了许多,现为易于明了起见,简作小结如下:一、若贪恋娑婆之心未泯,爱根未断,情见未除,仅以颠倒妄想的攀缘之心来念佛,虽...
见地要正,见不正就要“莽莽荡荡遭殃祸”。佛经里讲见惑和思惑,就是说我们有知见不正和思想着境的迷惑。 刚才讲了身见,这是我们见惑的第一个迷惑。下来就是边见。因为有身见...
9、禅宗三关第一步见性叫法身边事,在边边上,等于是这个佛堂,你来到门口,头伸进来张望一下。没有做到善也不喜、恶也不恼,真能做到,一点不带勉强的,那才是法身正位。就等...
靠什么来转变命运?就靠这句“阿弥陀佛“。命运掌握在谁手里?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里。你千万不要把命运交给别人,你自己一定要掌握这个主动权。那就是说,命运掌握在你自...
阿赖耶识四分阿赖耶识的功能分为四分:一、见分;二、相分;三、自证分;四、证自证分。 证自证分就是真如,就是唯一真心,也就是佛性。自证分是未破无始无明而犹迷的佛性。即使佛...
5、成道四步骤成道可分四个步骤:第一步“见到本性”。现在能明白这一念断处的灵知就是本性,也是一样。大圆满也是直接开示,使人当下见本性。接下来做保护功夫,做保护功夫当...
依禅宗来说,我们果真打开本来见性了,真种子就种下去了。哪怕这一生未了,来生一出头来即一闻千悟,当下打彻。我们初心修道应发大誓愿:“为使众生出苦海,故不畏艰辛,不怕...
7、二十种随烦恼所谓随者,就是说这些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,随逐于心,随心而起,所以又名“枝末 烦恼”或“随惑”。随烦恼又分为小随、中随、大随三种。小、中、大是...
今天和大家分享學習《大手印淺釋》第三講的要點摘抄,願我們心密弟子在祖師法雨甘露的滋養下茁壯成長,早證菩提,救度眾生。 一、大手印之定---熟識法身的要點摘抄 第三講大手...
问:老人学佛有没有用?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? 答:对每个人来说,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,也不会晚。人生难得,佛法难闻。有机会听闻佛法,就应及时把握。而从修行角度来说,也...
第一步: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,不为业牵,得大自在。 第二步:亲证无为 一切事情尽管来,我心不动。这是真正随顺,而不是压住它不动。尽管应酬各种事...
四、大手印要中要 “心注眼,眼注空,为一切要中要。(须参仰兑修法)” “心注眼,眼注空”。我们平时作功夫,心要警觉,心看着眼睛,所谓“心眼”。白居易晚年有诗句:“何以度...
6、莫守空境梁山禅师上堂,园头站出来问:“家贼难防时如何?”就是说,妄念纷飞,不可收拾的时候,怎么对付?梁山说:“识得不为冤。”意思是,你既已知道妄念纷飞,不必睬它...
修佛法你要知道,不是用力气,是省力气,是休息。 坐在这里,一切都放松。是吧。一切都放松了,休息。 不是用力,哈哈哈。不用力气,是吧,它是休息。 所以也不出声念,出声还...
我们多生历劫以来,妄执习以为常,执着外面的境界认为是真的,执着身体是我,养成习惯了。唉哟,这身体是我,最为珍贵,不能碰我啊!其实是臭粪桶,有什么可珍贵? 清朝有个皇帝...